科学家发现人类能够生存的温度和湿度组合的最大极限。有研究结果显示,高温加高湿致死的门槛比过去的认知明显低上许多。研究认为,100% 湿度下,35°C 是人类在无法充分调节体温前能忍受的最高温度,若 50% 湿度,人类可忍受到 46°C 高温,如果湿度是零,可忍受约 55°C 温度。
巴西气象网站 O Tempo 今天引述 NASA 的研究报导指出,巴西和中国大陆东部(包括北京市、天津市、河北省、山东省、江苏省、上海市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海南省、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、台湾省)的气温可能在 2070 年达到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。而中东波斯湾部分地区、南亚以及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一带,可能更早在 2050 年就不适合人类居住。
NASA 指出,根据湿球温度(wet-bulb temperature)的计算,上述这些地区将不适合人类居住。湿球温度是一种以湿布包着温度计末端的球管,显示物体在水分蒸发时可以降温多少的测量方式。当环境空气愈潮湿,愈少水分蒸发,湿球度数就愈高。
人类和其他温血动物需要保持体温合理恒常,每当天气太热,多数会借由喘气或排汗等不同方式蒸发水分来降温,如果湿球温度高于人类体温,意味着人体无法透过排汗降温,基本上就无法生存。
NASA 研究员 Colin Raymond 表示,当湿球温度高于 35 度,对人类生存会带来重大危害,因为超过这个温度,人类就无法排汗降温进而过热,造成细胞膨胀、蛋白质变形及器官系统衰竭致死。年长者、合并患者、在户外工作或生活在没有空调地区的人,最有可能受到这些情况影响。
根据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的数据,2023 年至 2024 年间巴西已发生 12 次热浪,去年更有 65天录得极端温度。尽管结果不乐观,NASA 表示将继续利用卫星进行研究,以了解地球上那些区域受极端高温影响最大,以及如何减少高温的负面影响。